3、在距渡线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4、渡线道岔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5、检查完轨距水平后,检查道岔方正情况和尖轨是否相错。检查前端方正时,如有相错,直基本轨向岔前相错时记为“﹢”号,反之为“﹣”号,如相错大于20mm,应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或记事栏内。尖轨相错大于10mm时,也应记录在上述栏内。
大家会正确检查渡线道岔了吧,如果还了解更多渡线道岔相关知识,可随时咨询我们哦。
3、新换尖轨忽视了基本轨垂磨而下降的高度,造成尖轨尖高,当尖轨顶面宽20mm以下部分与车轮踏面发生接触受压,会被轧伤,即使不被轧伤也会造成尖轨较窄断面受力过早,侧向起着迫使机车车轮转向作用,因受到很大的横向力,易使尖轨侧面磨耗。
4、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由于驼峰道岔及连接曲线半径小,基本轨易侧磨,尖轨与基本轨形成“V”缺口,当车辆外挤时易造成剥落。
5、当右开道岔的尖轨高出基本轨6mm时,在其竖切部分顶部容易发生肥边,肥边盖在基本轨顶面面上,车辆通过时,尖轨下的支撑力稍小时,车轮压迫尖轨向下错动,发生剪力,而使肥边崩裂,形成顶部剥落。
关于右开道岔养护维修和注意事项大家都清楚了吗?
4、“75”型及“75”型以前的各型道岔普遍使用直线型尖轨。这种尖轨转辙角较大,车轮从基本轨过渡到尖轨时,列车急骤地改变运行方向,车辆冲击尖轨,从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力。
5、右开道岔从尖轨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轨距、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轨距、水平递减率较大,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
6、道岔从转辙器到辙叉间,联结零件较多,容易发生松弛失效。同时钢轨密集、岔枕间隔窄小,给捣固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轨道坑洼,方向不良,助长爬行,破坏轨距,加剧钢轨及其零件的磨损。
我感觉右开道岔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在生活中没有好好维护右开道岔,希望小编的这篇文章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